第131章(2/2)

周既白和林怀瑾是不敢拒,林怀瑾好儿,当年他中了探郎之后,就被会昌侯府召了女婿。

再加上南直隶的范围一共十四个府四个州,大半个富庶江南都被括其中。圣驾停在南京城里,南京六和各府各州的官员自然都要赶来拜见。

这几年日他过得不错,妻带过来的嫁妆丰厚,扬州那边见自己娶了侯门闺秀,本支也给了不少帮衬。日过得顺心自然就更加不愿意惹麻烦,现在看着一天比一天张的局势,他是真后悔跟着圣驾京城来。

这么一来,时间久了就没人会天天念叨着,谢家那三姑娘如何如何,大家都有自己的日要过,谁还记得谁啊。

“啊?”

便是有御史想要以此为由来弹劾,也没法说。读书人的事哪能用金银黄白之来衡量,俗!太俗气!

这些人平日嘴上说着最冠冕堂皇云淡风轻的话,等陛真的来了南京,又一个个开始到钻营送礼,为的就是能多面圣,万一真就得了圣上青调去京城了呢?

“啊什么啊,你哥放你来我这儿,到底什么意思你不明白?当时不明白这一路还没明白?”

“行了,这事我明白了。只不过你来得实在不巧,这京城我和你夫恐怕是待不了多久了,之后要去哪儿也说不好。这些日你就安心在家里住,抓时间把京城该去的地方都去了。等你夫那边有结果了,就跟我一起去任上。”

会昌侯府能封侯是因为家中了个曾得先帝圣的钱贵妃,贵妃后来成了贵太妃,钱家依旧荣不衰。再后来贵太妃死了,钱家也慢慢沉寂来。

外人看,会昌侯府早落魄了,万千盛的钱贵妃那都是多少年前的事了,现在的会昌侯府只等着老侯爷什么时候去世,会昌侯府变成会昌伯府,就越发没人在意了。

这么多官员都动起来可不是小事,裴元和周既白、林怀瑾暂住的寺庙小院,不过三两天就堆满了各送来的东西,笔墨纸砚孤本茶叶,都是些值钱却又不能拿金银衡量的雅致件。

裴元还不知家里多了不愿意嫁人,要跟着去任上的小姨。圣驾到了南京城之后,随行的官员便彻底忙碌起来。

所以芝娘跟谢文济说她要往京城来,谢文济面上不同意,隔天就代张桂兰给她收拾东西。黄娟那边发了好大的火,连着几天把芝娘数落得一无是,但临发前还是托了娘家弟妹,让芝娘跟着镖队一起来了京城。

明面上为了不俗气,私底为了不打草惊蛇,御前这些多多少少知的人都来者不拒。裴元是真不拒,他家底最薄,哪怕这几年攒了些东西,家里两个饭馆也算的上生意兴隆,但比起边那些家中几代经营的同僚们,还是格外两袖清风。

明白,怎么敢不明白。再留在家里,芝娘的名声只会越来越差,不家里给不给她相看人家都是一样的。

但再沉寂,或许是知退有分寸,会昌侯府这个侯爵依旧还在,钱贵太妃的弟弟会昌侯老而弥,看样能奔着人瑞的年纪活,侯府的后辈儿没有什么大息却也闯不大祸,就这么温温吞吞在京城不显山不的维持着。

迁都之后,南京的六越来越形同虚设,倒是其各府各州的巡抚知府知州更有实权。南京城里多少官员终其一生,除了殿试和每三年京一次述职,就再也没有机会面圣。

这些人名义上都是六的堂官,这个侍郎大人那个郎中大人,可真正论起来他们见陛的次数,还不如京城翰林院里最普通的编修检讨面圣的机会多。

唯一的办法只能是远离家乡,对外人说芝娘是去她大那边了,那么大家伙就会自然而然地觉得谢家是想要给女儿在京城找婆家。

直到老侯爷亲自过问又派人去林家说和,把家中重孙辈的姑娘嫁给林怀瑾这个探郎,大家才记起来京城还有这么个侯府,和侯府得了的这个好女婿。

但在林怀瑾看来,这门亲事正经挑不半分病。会昌侯府是外戚,却又胆小不张扬,侯府看着不显山不其实底厚得很,正好适合自己这个从扬州来的,林家旁支的探郎。

本章已阅读完毕(请一章继续阅读!)

走到今天,两人一直都在互相给予。越来越显赫的地位,越来越殷实的家境,两个孩一个家,这都是换一个人就不见得能给对方的东西,所以两人之间的义也越发厚,厚得谁也离不开谁。

但芝娘不一样,她不图别人的就也不愿意别人对她有所图,更何况在她心里别人图的还不是她,这又让她如何能心甘愿地上轿。成亲这事不愿,往后的日还能过得好?

  • 上一页

  • 返回目录

  • 加入书签

  • 下一章